
发布日期:2025-01-03 09:55 点击次数:106
图片性都花花世界
细读经典栖心藏书楼图片
《肇论·不真空言》一原文节录
夫至虚无生者,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,有物之宗极者也。①自非圣明特达,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?②是甚至东谈主通神心于无尽,穷所弗成滞;③极耳目于视听,声色所弗成制者,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,故物弗成累其神明者也。④是以圣东谈主乘忠诚而理顺,则无滞而欠亨;⑤审一气以不雅化,故所遇而顺适。⑥无滞而欠亨,故能夹杂致淳;所遇而顺适,故则触物而一。⑦如斯,则万象虽殊而弗成自异。⑧弗成自异,故知象非真象。⑨象非真象,故则虽象而非象。
图片
珍摄
① “夫至虚无生者,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,有物之宗极者也”:至,极。虚,不真,假有。无生者,诸法齐有生灭,无生即诸法之实相,即“空”。盖,发语词,示意要发谈论,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。般若,释教指称真的涌现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灵巧。玄,秘要艰深的。鉴,明辨、鉴照。妙趣,秘要的意境。宗极,根底。句意为,“空”是般若之智审辨鉴照的对象,是万物之根底。
② “自非圣明特达性都花花世界,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?”:圣明,特出常曰圣,称智德曰明。特达,特有而领悟。契神,与坚决对象相一致,即能瞻念察、体悟坚决对象。不领有特有而领悟的灵巧,何如能瞻念察事物的内容呢?
不良少妇③ “是甚至东谈主通神心于无尽,穷所弗成滞”:至东谈主,即圣东谈主。无尽,无尽寰宇的真谛。滞,滞碍,防止。是以圣东谈主能洞不雅无尽寰宇的真相,且莫得什么东西省略滋扰他。
④ “极耳目于视听,声色所弗成制者,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,故物弗成累其神明者也”:(圣东谈主)耳朵不错听声,眼睛不错见色,却不被声息和色相所诱导;能与万物自己之空性相冥和,是以万物也弗成经管其心神。
⑤ “是以圣东谈主乘忠诚而理顺,则无滞而欠亨”:乘,凭借。忠诚,般若之智。是以圣东谈主凭借般若之智坚决万物的内容,不错与真谛相一致,而莫得滞碍。
⑥ “审一气以不雅化,故所遇而顺适”:审,察知。一气,语出《庄子·大量师》“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东谈主,而游乎六合之一气。”僧肇借用此语,喻指寰宇之本原或根底。谈家所说“一气”,指虚无之谈。释教所谓“一气”指“至虚中谈”。化,万物。顺适,顺物之人性而与之契合。圣东谈主端量非有非无之中谈,依此不雅察事物,(心神)省略与事物的空性相契合。
⑦ “无滞而欠亨,故能夹杂致淳;所遇而顺适,故则触物而一”:夹杂,喻生灭法。淳,喻中谈。莫得滞碍,是以省略通过生灭的事相,坚决并体悟中谈;不被滋扰,就能在坚决事物时,与中谈相契合。
⑧ “如斯,则万象虽殊而弗成自异”:如斯,这么。万象,寰宇万物及方式。有了上头的坚决,那么寰宇万物和方式固然阐明为不同的相状,但其人性是无区别的。
⑨ “弗成自异,故知象非真象”:事物的人性是一致的,可知县物阐明出的霄壤之别的相状是假象,是不真确的。
图片
-《肇论》古本掠影-
段落目的
《不真空言》是僧肇攻击的梵学论文。受哲学念念潮的影响,论文中,僧肇借用了“至虚”“玄鉴”“至东谈主”“一气”等谈家派别的词汇,但所抒发的念念想确属般若学说。
一般以为,僧肇《不真空言》的出世,秀气着中国粹东谈主已统统正确地掌抓了印度中不雅学。选段是《不真空言》的首段,旨在正面阐释对般若的贯通。有物(坚决对象)和心神(坚决主体)的内容都是“空”,“空”不是虚无,而是“有无之间”,即亦有亦无,非有非无的中谈。这一不雅点是中不雅学的中枢念念想。
参考文件
1.[东晋]僧肇:《肇论》卷一,《大正藏》第45册,第151页中;
2.张春波:《肇论校释》,第32—37页。北京: 中华书局2010年。
图片
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业绩,系数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Hongkongdoll 麻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